各学院、相关单位:
根据《山东理工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(鲁理工大政发〔2016〕107号)文件精神,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立项申报工作。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项目类型
(一)创新方法融入课程试点项目
充分发挥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基础作用,结合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,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,以提升学生专业创新能力为目标,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创新方法融合课程。
1.建设目标
本类项目是指建设“课程+创新方法”的融合式课程,实现教学模式从注重知识传授的“以教为中心”到“知识+思维方式+想象力”并重的“以学为中心”的转变,促进课堂教学改革。需对原有课程进行深度改造,融入创新方法,促进课程内容创新、教学体系创新、授课方式创新、课程考核创新,实现课程的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,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。
2.建设内容
2025年创新方法融入课程试点项目建设标准(附件1)。
3.申报条件
(1)项目负责人需按照学校安排,参加创新方法知识培训,积极学习创新方法;
(2)建设课程需为本科生专业学分课程(有本科质量工程建设基础的课程优先),且项目负责人至少承担2轮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;
(3)项目团队成员一般为1-3人,团队成员近3年均讲授过立项建设课程;
(4)建设课程在后续学年能正常开设。
4.建设周期
一般为2年。
(二)创业思维融入实践课程试点项目
本类项目是指“实践课程+创业思维”的融合式课程,是对原有实践课程进行深度改造,在实践课程内容中融入创业思维和创业理念教育,提高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进行创业的意识和能力,从而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的。
1.建设目标
充分发挥实践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基础作用,结合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,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,以提升大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的创业能力、创业意识为目标,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创业思维融入实践的创新性课程。
2.建设内容
2025年创业思维融入实践课程建设标准(附件2)。
3.申报条件
(1)能够按照创新创业学院安排,参加创业知识培训,积极学习创业思维;
(2)申请教师选择一门自己熟悉、多次开设的实践课程,了解其结构体系、组织流程等;
(3)教学团队成员均开设过这门实践课程,团队成员一般1-3人;
(4)申请的专业实践课程在学院或教学系部能正常开设。
4.建设周期
一般为2年。
(三)批判性思维融入课程试点项目
AI时代背景下,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大学生应对复杂挑战、实现终身发展的必备素养。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,结合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,全方位挖掘课程体系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契机,通过深度融合批判性思维教学元素,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、有特色的批判性思维融合课程。
1.建设目标
本类项目是指建设“课程+批判性思维”的融合式课程,需对现有课程进行系统性、创新性改造,通过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课程内容设计、教学体系搭建、授课方式、课程考核等各环节,引导大学生对课程知识点、案例及相关教学资源提出质疑,以塑造大学生求真、公正、反思、开放的批判性思维精神品格,从而提高其专业创新思维、专业创新能力。
2.建设内容
2025年批判性思维融入课程试点项目建设标准(附件3)。
3.申报条件
(1)项目负责人需按照学校安排,参加批判性思维知识培训,积极学习批判性思维相关理论与技能;
(2)建设课程需为本科生专业学分课程,且项目负责人至少承担2轮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;
(3)项目团队成员一般为1-3人,团队成员近3年均讲授过立项建设课程;
(4)建设课程在后续学年能正常开设。
4.建设周期
一般为2年。
(四)青年博士创新方法(TRIZ)专项
1.建设目标
推动创新方法(TRIZ)在青年博士教师群体的普及与应用,提升青年博士教师教学、科研创新能力。
2.建设内容
2025年青年博士创新方法(TRIZ)专项建设标准(附件4)。
3.申报条件
(1)项目负责人为近五年入校的博士教师,且参加学校安排的创新方法培训,积极学习创新方法;
(2)完成培训后承担《创新方法基础》课程任务;
(3)项目负责人需有在研纵、横向科研课题。
4.建设周期
一般为2年。
(五)创新创业教育著作教材立项
1.建设目标
对2017-2024年创新创业教改项目成果总结、著作撰写等提供立项支持。
2.申报条件
(1)2017-2024年立项且2025年已结项的创新创业教改项目;
(2)在创新方法基础授课中,实现专业知识充分融入创新方法教学案例的著作。
3.建设周期
一般为2年,立项之日起2年内能够出版发行。
二、遴选程序
1.各学院于2025年9月20日前将立项申报书1份(附件5~附件9)及汇总表(附件10)盖学院章、分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后交至创新创业学院(鸿远楼208室),电子版(学院+姓名)发送至chuangxin2789041@163.com。
2.学校组织教育部专家、校内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,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立项项目。
三、有关说明
1.每个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。
2.2025年计划立项创新方法融入课程试点项目10-15项、创业思维融入实践课程试点项目15-20项、批判性思维融入课程试点项目15-20项、青年博士创新方法(TRIZ)专项10-15项、创新创业教材专著立项不限项数。学校将根据申报及评审情况,适当调整立项数。
3.学校对立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。各项目立项后拨付一半经费;结项达到良好(含)以上的拨付剩余经费,结项成绩为合格的不予拨付剩余经费,未能完成项目指标的追回拨付经费;教材专著立项经费,依据与出版社签订的出版合同实时拨付。
4.学校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。中期检查以材料审核为主,结项提交结项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,进行指标考核、答辩。
5.项目立项后,延期结项(只可延期一次)、不能按时结项的不予认定教研成果。
6.其他按照教务处有关制度执行。
7.有意向参加项目申报的教师,请实名(学院+姓名)加入“专创融炉(SDUT)”QQ群(群号:678129053)。培训信息及相关资料在群内查看。
8.有意向参加项目申报的教师,请参加项目申报说明会及创新方法、创业思维、批判性思维知识等报告,报告采用线上方式。
腾讯会议:963-889-897
报告日期:2025年8月20日
报告时间:19:00-22:00
联系人:马老师 联系电话:2789041
8.2025年青年博士创新方法(TRIZ)专项建设项目申报书
创新创业学院
教 务 处
2025年8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