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创新创业试点专业建设标准

2020-08-05 17:57:06
3021

序号

建设项目

主要建设标准

关键考核指标

1

顶层设计

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学生、全体教师参与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制定改革实施方案,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,明确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体目标要求,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,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及落实措施。

1.1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、全体教师参与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建设规划(项目申请时同时提交);

1.2实施方案及其落实、改进措施,形成报告。

2

课程建设

建立由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群、专门课程群、“专业+创新创业”融合式课程群和实践课群程构成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。

开设1-2门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创新方法专门课程;建设2门以上融合创新创业内容与方法的专业课程;建立适用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案例库。

2.1开设1-2门创新方法专门课程;

2.2建成2门以上融合创新创业内容与方法的专业课程(教学大纲、考核大纲、项目式教学案例、讲义);

2.3本专业课程提供具有创新创业元素的教学案例不少于10个。

3

教法改革

专业课程采用启发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、探究式等教学模式的比例达到100%,教学效果好,学生评价高。

开展考核内容及方式改革,注重过程考核、能力考核,鼓励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。

3.1发表1篇以上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改革论文;

3.2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的课程不少于2门。

4

实践训练

按照“有场地、有设备、有经费、有导师、有项目、有团队、有成果”的标准,建有专门的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,教学科研实验室面向学生全面开放且运行效果好;校外创新创业基地数量充足,作用发挥好。

积极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、参与教师研究课题、撰写论文、申请专利等,并获得优异成绩。

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,本专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比例不低于90%。

4.1新增本专业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2个;

4.2专业建设期内本专业学生各级各类获奖及项目申报50个以上;

4.3专业建设期内本专业学生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申请专利10个以上。

 

5

师资队伍

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创新创业专题培训,至少有4名以上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专长的专业教师,作用发挥明显;

积极聘请企业家、行业专家、等创新创业方面的优秀人士为学生授课或担任指导教师,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。

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改革,取得良好成效。

5.1建设期内团队成员参加创新方法培训、创业培训5人以上;

5.2建设期内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不少于5人,并提供活动记录;

 

6

工作保障

建立全体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、全体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。

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,为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。

6.1建设期内制定适合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制度;

6.2相应学院提供试点专业改革专项经费。

7

特色示范

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鲜明,相关工作在校内外示范辐射作用明显,形成了一批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。

总结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,形成可示范、可推广的总结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