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理工大学坚持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要求,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专业化和特色化新格局。
营造创新创业氛围。持续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,规划建设“创客中心”和多个“大学生创业实验室”,为创新创业团队配置高标准的办公设备,建立创新创业图书角。发挥新媒体的宣传覆盖作用,运用手机APP、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,建立汇集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信息、政策咨询、信息查询、智能服务等于一体的“一站式”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和服务。通过“博学讲堂”、“创业论坛”,开展创新创业理论讲解和实践分析,举办创新创业竞赛,宣传表彰先进典型,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。
搭建创新创业平台。坚持创新引领创业、创业推动创新的理念,依托原有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基础条件,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,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项目支撑。积极寻求企业、校友等多方资源支持,重点依托地方政府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、企业创业实践基地等,联合打造一批将创新创业实训、创新创业指导、创业孵化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平台。
促进资本项目融合。依托自身师资力量和专业优势,鼓励教师利用专业和科研课题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,同时为学生团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,全方位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,促进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格局的形成。广泛吸纳校友、企业、社会等各方面资源,积极争取财政支持,为具有创新创业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的项目联系提供无息贷款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,每年评选一批优秀团队项目进行奖励资助,逐步摸索和建立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融资机制,实现资本与项目的无缝对接。
完善保障机制。建立和规范入驻筛选机制、孵化培育机制、市场推广机制和监管反馈机制,全程跟踪指导。对申请入驻的团队项目进行资质评估和专家筛选,保证申请项目与入驻需求相契合。在孵化培育阶段,入驻团队可免费使用创业实验室和各类办公设备,安排专人提供工商、税务、知识产权、企业年检等事务的咨询服务,不定期组织和举办创新创业论坛、创业培训。在市场推广阶段,通过开办项目超市,将企业创新需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对接,积极吸纳社会风投带动项目落地,为学生创业团队打通学校与市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加大监管反馈力度,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、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,全程跟踪、规范创业团队的经营行为,通过月报、年报等形式掌握项目的实际运营状况和财务收支,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(教育部 2016-03-1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