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相关学院: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,打造文科实践育人平台,深化文科实践教学改革创新,加强文科实战型人才培养,提升文科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与贡献力,拟举办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。根据《关于举办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的通知》要求,学校决定举办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,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大赛主题
融创赋能,实践致新
二、参赛对象及形式
参赛对象:全体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。
参赛形式:团队赛。
三、大赛内容
大赛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方向设置设文史哲、经管法、教育、艺术四个组别。参赛团队应聚焦社会实际问题,结合专业开展调研、社会实践、实习、志愿、国际交流等实践活动,运用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。(详见附件1)
四、参赛要求
(一)参赛学生专业不限,鼓励学生跨学科、跨专业、跨年级组队。每支参赛团队由3-15名学生和1-3名指导教师组成,其中团队负责人1名(须为文科专业本科生),第一指导教师须为校内教师。每人限负责一个团队,但可同时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其他团队报名。项目组成员中研究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%。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支参赛团队。
(二)参赛团队只能选择1个符合要求的组别报名参赛,报名时参赛团队负责人应为我校正式学籍学生。已获首届大赛决赛金奖、银奖的项目,如内容基本相同并无特别创新进展,不得重复参赛。已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及以上的项目,不得参赛。
(三)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真实、健康、合法,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。应在创意、想法、思路等方面具有原创性,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。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,将取消其参赛资格。
(四)各学院要对参赛项目进行严格审查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。
五、参赛形式
须提交《参赛项目报告》(附件2)和《参赛项目汇报材料》(PPT或PDF格式),可另附支撑材料(如调研报告、论文、报道等)。项目报告为评审主要依据。
六、大赛赛制
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,初赛由学校组织,决赛由山东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办。各赛段均设网评和现场赛,环节成绩独立计算。
七、评审规则
坚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原则,侧重实践导向,重点考察学生深入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表现。(详见附件3)
八、奖项设置及晋级
初赛根据报名情况择优推荐晋级决赛。
决赛设金奖(包括冠、亚、季军各1名)、银奖、铜奖及优秀奖,具体奖项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。
九、组织机构
大赛由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办,山东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办,下设指导、组织、评审及监督委员会。
十、赛程安排
报名:2025年8月29日至9月15日,通过大赛官网(https://xwk.sdu.edu.cn)注册提交。(详见附件4)
校赛初赛:9月16日- 10月14日。
决赛:11月举行,包括网评和现场赛(西安交通大学)。
注:具体安排可能调整,请以大赛官网通知为准。
十一、工作要求
各学院要高度重视,加强宣传,广泛发动,鼓励各学科专业围绕理论与实践问题设置引导题目,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组队进行实践创新,做好学生参与实践创新项目立项和竞赛准备工作;加强指导,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大赛,重点加强对学生赛事选题、实践过程的指导。
赛事联系人:华老师 联系方式:2786155
赛事QQ群:780093735
创新创业学院
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
2025年9月2日